#官方媒体首次承认本科教育出现劣势?#
日前,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重新思考本科教育定位》的文章,这是官方媒体首次发文反思“本科教育定位”问题。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当前本科教育定位的两大问题:
1、在专业学习上,它指向更为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但又不是完全的升学教育;
2、在培养人才上,它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但又难以与社会产业需求有机衔接。
在这两大问题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是第二个。说得专业一点,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市场需求不匹配;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工作。
作者将这两大问题称之为当前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内外交困”,并认为传统的高等本科教育层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重新思考本科教育定位》这篇文章的发表,也意味着官方媒体首次公开承认,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已经出现了一些劣势。
客观地说,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问题认识是正确的,反思是及时的。
本科教育的劣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直以来,本科教育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几乎所有学生的“大学梦”都是“本科梦”。
以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个非常体面的工作,但是现在本科生的这种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劣势正在显现。
就当前而已,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1、本科生毕业后找工作愈加艰难,只能“退而求其次”。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都要求学历条件为研究生。读了四年的大学本科,竟然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这让很多本科生很难受,不知何去何从。偏远化,边缘化,是本科毕业生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本科毕业生,只能到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去获得体制内的编制。
2、本科生在专业能力上日渐下降,既不“专”也不“通”。
这也许是大学本科教育定位的问题,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本科大学毕业生在专业能力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弱,不专业,不精深;同时,在通用能力方面也不被重视,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才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
3、本科生的自我成长和培养,与社会“严重脱节”。
“苦高中,耍大学”,很多本科生在高中毕业考入大学以后,就开始了享乐主义的生活,对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变革缺乏充分认知,还停留在“本科文凭”或“名校毕业生”的自我优越感当中。普通本科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是造成本科生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原因。
本科教育将面临着“两大挑战”
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
1、研究生扩招,抢走了本科生的学历优势。
据网上公开数据,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万,在读研究生为333.2万,毕业生有77.3万。2022年数据还没有出炉,但是今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已经公布了,高达457万;预计2023年还会继续增长,将超过520万人。这么多的研究生毕业,肯定会抢走大量本科生的工作岗位,相较于本科文凭,研究生的学历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未来的普通本科生将如何赢得就业竞争的优势?真的需要长远的思考。
2、职业教育本科化,让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兼具学历优势。
自5月1日起,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开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具体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提供更多的本科学历培养。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32所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在未来4年内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张至今天的13.51倍,招生人数超过现在的10倍。这样一来,职业技术专业学生拥有了本科文凭,他们就会竭尽全力抢夺普通本科生的竞争优势。普通本科生的未来之路,不好走。
职业教育迎来“历史性机遇”
普通本科生陷入困局之后,本科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然而,职业教育却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将建立大量的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培养大量的职业教育本科生,这些本科生将成为未来中国各类科技公司的中坚力量;
二是国家将投入大量的经费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完善职业高考制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更多优秀教师;
三是国家将允许职业教育本科毕业生参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考试,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有机会成为体制内人员;
四是当前国家正处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学历科技型人才,职业教育本科生将有机会迅速填补这一类人才缺口。
在5月24日上午的记者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的职业教育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机遇,学生和家长都应转变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问题。
反过来看,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本科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也迎来了历史机遇,职业教育本科生将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更具优势。
但是,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所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够获得竞争力,有那些贪玩、不学的毕业生,仍然无法受到青睐。
面对历史性机遇,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转变观念:
1、转变把职业学校当成学习和成长的“避难所”的观念。
学习不好,就只能上职业学校。很多学生和家长完全已经把职业学校当成学习和成长的“避难所”,只要到那个学校去,学不学都无所谓了,等到年龄够了,毕业了就直接进入社会。这种观念应该得到改变,在未来,职业教育有机会对普通本科教育获得弯道超车的优势,学生能不能获得这种优势,当然,完全看学生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了。
2、转变到职业学校“只学技术,不学文化”的观念。
很多学生,到了职业学校之后,就根本不重视文化成绩,只想学技术,忽略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在职业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文化学习仍然排在第一位。一位职业学校的老师说,如果我们连文化知识都学不好,如何去理解技术专业中的理论知识,如果连理论知识都理解不了,又如何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呢?现代企业都是电子化发展,早已摆脱了过去的机械化阶段,学生不是去学习那种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要学习其中的电子信息原理。如果连基础的文化知识都理解不了,又如何进一步地学习专业技能呢?
综上所述,普通本科生劣势已现,职业本科教育机遇来临。普通本科生的剩余现象越来越多,而职业学校本科生的缺口巨大。目前,名校本科毕业生还有些许优势;其余高校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将面临十分严重的就业危机。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发展却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和经费的大力支持下,未来几年之内,职业教育本科生将会对普通教育本科生实现完美逆袭!
亲爱的网友们,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