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厅堂下厨房 新版劳动课来啦!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专家:学校在具体落实时要严防作秀

“五一”劳动节刚刚过去,教育部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按照新政策要求,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都被纳入了学段目标。

以后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针对这一变化,我市不少家长直呼:“真棒!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专家则呼吁各学校:“一定要扎扎实实开展这门课,千万别把课程变相转嫁给家长,成为给孩子的‘拍照视频打卡秀’。”

今年9月起 新版劳动课来啦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此次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推荐了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

根据不同学段,各任务群的内容要求也不一样。以烹饪为例,新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3-4年级学生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劳动技能大赛现场——

小学生化身“小厨神”“收纳小能手”

擦擦擦擦……刀起刀落间,一根根细细的土豆丝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案板上,而刀功娴熟的“大厨”们竟然是五年级小学生。这是记者5月7日在新城区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劳动技能大赛上见到的一幕。

当天,该教育集团9校联动,一至六年级学生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分别开展了叠衣服、削果皮、缝扣子、包饺子、切丝儿、换被套比赛。小选手们化身收纳小能手、小厨神、小裁缝……一个个铆足了劲,要把平日里学到的劳动本领全部展示出来。

“老师常常鼓励我们在学校和家里多劳动。妈妈也说,学会生活技能才能自立。我之前在家练习削苹果时不小心划到了指甲,妈妈说,‘不要被困难打倒’,我就继续练习。现在,我能熟练地削苹果,每天都削4个,给爸爸、妈妈、弟弟和我自己吃。”参赛选手、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二年级学生赵可欣说,自己还学会了蒸米饭、炒土豆丝,放假时做给家人吃,这些技能让她觉得很自信。

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白彩玲告诉记者,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质制定了不同的劳动教育课,在课程中追寻“一心向美,诗意生活”,让课程内容在学校可操作、在家中可施行,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服务并服务他人。

针对教育部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白彩玲认为“意义重大,实操性强”,“过去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很多学校出于可操作性和安全因素的考虑,往往会浅尝辄止,降低劳动教育的要求。如今,各个学校的劳动教育都有了统一标准,学校就会去克服困难,让孩子们达到标准。”

先行先试——

西安多所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劳动课

“双减”政策实施后,劳动教育课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市多所中小学不断探索、创新,在开展劳动教育上先行一步。开设的劳动课内容都因地制宜,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劳动的美好,实实在在地增长劳动技能。

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在校内开辟了“博种园”,每个班级的孩子都在田地里体验过亲手播种、浇水、养护、采摘的快乐;高新区第十四小学开展 “小鬼当家”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做蛋糕、包饺子,学做简单的餐饭;莲湖第一学校专门设置了劳技教室,配有真实的纺车、织布机等劳动器具,并在楼顶开辟出大约5000平方米的种植屋面,分给每个班“开垦”……

越来越多的学校还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做最美的小小劳动者,在劳动中体验光荣和幸福感,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

对新课标内出现的大量日常生活劳动的内容,不少学校的校长持肯定态度,“劳动课其实一直存在,只是以前有些被弱化和边缘。劳动课程内容确实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进而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面对家长期待 ——

专家呼吁各学校把实事做实

“太期待了!感觉我很快就能吃到我娃做的饭了!”家住中海观园小区的李女士说,做饭、洗衣、收拾房间都是独立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她的儿子今年上初一,虽然她一直有意识去培养儿子做家务劳动的能力,但儿子上小学时作业很多,周末还要上各类补习班,一方面很少有时间做家务,另一方面家长的话总是没有老师的教导“管用”。“我相信,孩子在集体中会更加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也会学得更快。”

我市一名小学班主任胡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学生出现了不尊重他人劳动果实、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错误思想,并且自己不想劳动,也不会劳动。新政策高度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她希望未来能通过家校联手,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培养家庭责任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专家、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说,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能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关注劳动本身、学会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如此,劳动“练手”也“练脑”,它也是其他学科综合知识的一个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具体落实时一定要严防作秀,避免把劳动教育变成一种负担转嫁给家长,成为家长群里的视频秀、照片秀。他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专业教室的配备上加大投入,并加强对教师培训,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让劳动教育浸润孩子的成长历程,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底色。

文/图 视频 记者王燕 康乔娜 实习生 鲁姣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