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互联网+教育”大环境下,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适应互联网“新常态”,有利于助推学校各项工作借力互联网,走上信息化建设快车道。
一、注重组织管理,强化底层设计
为了促进“互联网+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网络教育资源服务效益,推进教育云平台管理和应用,学校制定“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落实管理保障机制。
1.学校成立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教务处主抓,信息管理员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共同推动管理工作的层层落实。
2.成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确定信息化管理员、网管员、设备维护员等,教务主任兼职中心主任,做到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分工具体、责任到人。
3.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领用借还、报损报废等制度,制定教育云平台“十个一”行动计划,制定云校家评价及奖励机制。有效的管理机制,使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管理使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科学规范。
二、注重应用指导,强化管理服务
学校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云平台、教学助手、在线课堂等普及应用活动,学校从多个层面进行服务管理和推广应用。
1.培训指导。一是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借助“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粒教育平台”中的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增强教师的信息化运用意识,推动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改进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转变。
2.网络研修。一是教师通过宁夏教育云平台、国粒教育平台等,拓宽了教学教研的新视野,与学者专家互动交流,进行教学问题探讨,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是借助 “教学助手”、“国粒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了教学方法共研,教学内容互商,教学问题共议,教学资源共享。
三是全员参与区级网络课程社区“学科联盟”,积极参加学科教学研修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创建校级“学科联盟”社区,为学科教师搭建线上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
3.课堂教学。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借助教育云平台“教学助手”,充分发挥其便捷、实用等多种功能及特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学校确定的种子教师启用“国粒资源”平台,并对资源进行优化修改,即时进行教学反思,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开展裕民小学“互联网+学科核心素养”青年教师教师展示课、竞赛课活动,推动教学助手的实际运用。四是积极与联盟学校开展同步“互动课堂”、“专递课堂”等,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同步上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最大化、最强化。
5.资源积累。通过不断完善资源建设系统,学校教师通过宁夏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国粒教育平台的备课助手等实现了远程资源、网络资源和自备资源的全面共享。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实践证明,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网络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教育效率,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